台湾老兵的那个视频,很感人,这种爱情太凄美了。
昨晚台湾老兵的那个视频,很感人,这种爱情太凄美了。
我觉得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点。
我是从写作者角度来看的。
第一,人年龄大了以后,哪怕88岁了,若是打扮的很得体,依然给人的感觉很舒服。
参考他以及杨振宁,很难相信这个年龄的人有这个输出力。
第二,从文学角度,里面有两个BUG。
就是倘若这个纪录片让我审稿,我会提出两个疑问。
第一,上世纪80年代底,就允许往来了,这期间,有没有找人打听过?
第二,她在山东这个地方,真的能等一个人等这么久吗?这期间是没嫁过还是嫁过还是?
另外,有两个地方我认为时间略仓促。
一是次日就穿上红衣服拜堂了。二是几个月后死。
若是做纪录片,其实可以加上旁白。
否则,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以及纪录片,就有了故事会的嫌疑。
只是这个故事会来自于一个台湾老兵。
这些年,她被批斗过,下过乡,在农村生过娃,后来在单位上班,中途也谈过,当找到她的时候,她仿佛突然打开了心门。
这样,我认为才是比较立体和真实的。
若是说一辈子只是留这么一个念想,很难。
爱情是经受不起时间。
可是,纪录片里说:“她没有嫁”,这就是BUG所在。
我们按照常理去想去推测,是怎样怎样的。但实际上,真正发生的事情会超出我们的想象,真的有人可以那样,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。
就是因为不符合常理,才更应该去说明。
例如最后出一行字,以及配上俩人的墓地,他侄子帮着立的碑。
俩人合葬的说明。
从写作者角度去看待这个纪录片所存在的问题,你要知道,任何“怀疑都会使人出戏。
例如有同学写自己为什么突然发愤图强。
晚上去网吧,翻墙时,看到父亲蹲在墙角抽烟。
记得我学写作时,二姐也提过类似的问题,我写分手了,我在花坛里抽了一夜烟,我二姐问,你觉得可能吗?
我想了想,的确不可能。
逻辑学对于写作,非常重要。
台湾老兵的爱情故事,更多的是,他在那边生儿育女,她在这边也是如此。
然后,他来看她。
就是可能是真的,也的确是真的,但是需要展现其真实的线索,例如里面配的一双老手抚摸骨灰坛的片段,那肯定是取自影视作品。
她是高级知识分子,不是农村娘们。
俩人是1948年的高中同学。